成唯识论 → 成唯識論

成唯识论 → 成唯識論
這是詮釋唯識三十頌的論著, 凡十卷, 護法等十大論師各造釋論, 唐代玄奘三藏奉詔譯, 翻經沙門窺基筆受, 這是學習唯識學必讀的重要論書。 世親晚年造《唯識三十頌》, 本頌造出, 未造釋文而入寂, 未几十大論師繼起, 各造釋論, 斯時法海波瀾, 至為壯闊。 唐代玄奘三藏由印度回國, 攜回十家釋論百卷, 奘師譯此論時, 本主張十家釋論各別全譯, 後以弟子窺基之請, 糅集十家之義成為一部, 其中異義紛紜之處, 悉折中於護法之說, 故《成唯識論》十卷, 雖說是糅集十師之作, 而實以護法一家為宗, 名為傳譯, 不啻新造。 基師亦嚐述其傳譯參糅之績云: 十家別譯之初, 神昉、 嘉尚、 普光、 窺基四人同受師命, 共同翻譯。 數日之後, 基請退出, 奘師固問其故, 基對曰: ‘群聖製作, 各馳譽於五天, 雖文具傳於貝葉, 而義不備於一本, 情見各異, 稟者無依。 請錯綜群言, 以為一本, 楷定真謬, 權衡盛則。’ 久之奘師乃許, 故得此論行世。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ен реферат?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